《我杀了我妈妈》由不满20岁的加拿大年青年导演哈维尔·多兰编剧、导演和主演,讲述了一位十六岁的同性恋少年与母亲的关系、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性倾向的自我发现。在戛纳“导演双周单元”首映时曾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的热烈反响,该片也以较高的制作升水准和具有吸引力的剧情赢得广泛好评,并被加拿大送交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。
作为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中获得艺术电影、SACD以及青年视野三项大奖的天才之作,本片一上映便惊艳全法国。年仅19岁的魁北克导演哈维尔·多兰在这部处女长片中讲述了一个半自传的故事。少年于贝尔每每想表达观点时,母亲总不予理睬。争吵充斥在这对深爱彼此又脾气火爆的母子之间。父亲决定将于贝尔送往寄宿学校以惩罚他的叛逆。于贝尔在宿舍门口被抢,不堪忍受寄宿生活的它驱车前往童年与母亲度过快乐时光的郊外。母亲在海边找到了出逃的于贝尔。相拥的母子两人平静望海...
若请身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母亲们欣赏这部电影,相信看不到结尾,多数都会腾起手刃片中儿子的冲动。片中弥漫着“腐朽的资产阶级青少年生活方式”—16 岁:师生恋、吸毒、离家出走、逃学、打群架,以及渴望杀掉自己的妈妈。令渴望世界大同的中国母亲们更难过的是,这个儿子在他所处的社会中并非鹤立鸡群,他非常普通,就是一个懦弱中学生,跟自己的孩子一样。
1989年出生的哈维尔- 多兰,19岁开始拍摄,17岁开始创作,讲述16岁时发生在他和他妈妈间的事。可想而知,这个以荷尔蒙为核心、标准的青春叛逆故事完全是在儿子的视角下开始、展开并完成的。他没有给妈妈留一点辩解的余地——片中妈妈的每句话皆被儿子以不可挑剔且无比正确的逻辑顶了回去。站在“世上只有妈妈好”的反面,主角说:“我确信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时段都恨过自己的妈妈。”但很少恨到如本片片名的程度。最终电影以母子间看似的和解作为结束,却从头到尾没有给出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。或许,导演认为恨是一种阶段性的本能,跟对母亲的爱一样生来如此,所以用莫泊桑的话放在影片开头:“我们不知不觉地爱着父母,这种爱像活着一样自然,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,才能发觉这种感情有多深。”
2009坎城影展「导演双周」单元欧洲艺术奖、年轻视野奖、SACD奖
温哥华影展 最佳加拿大电影
法国凯萨奖 最佳影片提名
法国卢米埃影展 最佳法语电影、最佳观众票选奖
代表加拿大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